38、这个过年不同(2 / 2)

花借了她家的碗,却还帮着外人说自己孙女的事儿,因此严防死守自家的碗去李翠花家。

邓奎先高兴极了,说“娘,你可真是大好人我替老金先谢谢你了”

说着,他赶紧出去和金振汉说了一声,金振汉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觉得颇为不好意思,说“我把票证本也拿来,肉票蛋票糖票之类的,都给你们,反正那婆娘拿着也不会去买,留着也是浪费。”

说着,他揣着双手,转身回去了,不一会儿父子三个拿着碗过来了。

朱凤英拿着碗在屋里盛菜,两个孩子就站在门口闻香气,哈喇子都快出来了。

金振汉看着两个儿子的可怜样,就心疼得不行,再看自家儿子身上穿的衣服,是旧衣裳就不说了,大儿子身上的还短了一小截儿,很显然李翠花也没把他的衣服放大一点,好让他穿着合身一些。

再看坐在桌边喝着热乎乎的红糖茶,吃着瓜子花生糖果的邓秀宁,她一身的新衣裳,白净的小脸圆乎乎的,含着糖的小嘴一鼓一鼓的,真是像学校里那些领导家的小闺女似得,干净又漂亮。

这样对比一看,自家儿子简直跟野猴子似得。

桌上,林琳和杜文雨都坐在那儿,三个人正说着什么事儿,邓秀宁就哈哈笑起来,林琳伸手给她捋了捋头发,不是亲母女的两个人,相处得倒是比亲生的还要好。

金振汉看得真是眼睛有些发酸,看看人家,半路组成的家庭,就这么舒服温馨,自家还都是亲生的,怎么就过得那么惨呢

“老金接着”邓奎先给他一个装满猪蹄汤的碗,“猪蹄剩的不多了,所以多盛了点豆子,别介意哈”

金振汉忙收回思绪,双手接过说“哪能啊有就感激不尽了”

邓奎先让父子三个都端上了菜,自己也端了一碗,将他们三个又送了回去。

放下菜,邓奎先看了看乱糟糟的屋子,闻着屋子里有些莫名的气味,顿时也明白金振汉有多可怜了,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先吃饭,这么久没回来,几个孩子肯定都想你,多亲近亲近他们。”

金振汉深深叹了口气,说“谢谢你了好兄弟。”

“少来这套了,赶紧去吧,他们都等着你

呢”

两个孩子看着猪蹄和鸡肉都两眼放光了,这一幕真是让金振汉觉得心酸的不行。

无言地拍了拍肩膀,邓奎先关上了门,转身回了家。

走到家门口,看到四个女人在桌边坐着,一边烤着火,一边给邓秀宁发着压岁钱,其乐融融,无比温馨,邓奎先就觉得自己真他娘的幸运,为了这样的日子,他连命也可以不要了,更别说这些天吃的苦了。

看到邓奎先回来了,邓秀宁高兴地挥了挥手里的红封说“爹你看我收了好多压岁钱”

朱凤英也笑着说“你给秀丫头准备了没赶紧也拿出来”

邓奎先忍不住摸了摸后脑勺,他正要说自己忘了,突然看到林琳朝着他使眼色,眼睛往自己屋里看。

他一下子领悟了过来,说“在屋里放着呢,我去拿”

说着,他快步走进了自己和林琳的卧房,在抽屉里找到了那个红纸包,拿了出来。

回到桌边,他把压岁钱递给邓秀宁“爹给你的”

邓秀宁高高兴兴地接了过去,大声说“谢谢爹”

“快打开看看,你爹给你准备了多少。”朱凤英说。

邓秀宁立马就把红纸包打开,里面包着的也是一块钱“爹好大方”

在这一毛钱都是巨款的时候,一块钱可不是小数目了。

邓秀宁把压岁钱都放在桌上,说“阿姨给了我一块钱,奶奶给了我五毛钱,姑姑给了我五毛钱,爹给了我一块钱,然后林爷爷和林奶奶也给了我两块钱,这个五块钱,也是林家哪个阿姨或者叔叔给我的,只是我不知道是谁。”

林琳拿起那写着“身体康健,岁有安宁”的红纸看了看,说“是我大哥的字迹,应该是大哥给的。”

原来是林敏。

邓秀宁吃了一惊,问“是林大伯伯吗”

林琳笑着点了点头“我不会认错,是他的字迹。而且他非常喜欢你,常和我说你是个聪明讨喜的小姑娘,所以才对你这么大方。”

邓秀宁有些受宠若惊地说“那承蒙他的厚爱了。”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邓奎先说“就你会说话。”

邓秀宁这次的压岁钱算下来,比去年多了许多了,去年只有奶奶和爹给她发红包。

把十块钱的巨款叠好,邓秀宁说“我现在可是有钱人了。这感觉真好。”

因为大部分时候,她都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时时刻刻都入不敷出,所以有钱对她来说,真的感觉很不错。

朱凤英说“那你可得藏好了,别弄丢了。”

“那可不会奶奶你放心好了”邓秀宁自信满满地说,她自问藏钱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在这电视机还没普及的时候,大年三十也没有别的事儿干,大家就围坐在一块儿聊聊天打发时间。

朱凤英看着邓秀宁说“转眼啊,咱们秀丫头都五岁了。”

比之前长高了,长开了许多,这孩子真是要好好用心养,才能出落得好看,邓秀宁就是典型的例子。

林琳接话道“再过一年,秀宁就要上学去了。”

杜文雨凑趣地问“秀宁想不想去上学啊”

邓秀宁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当然啊我想去上学,学认字,那样我就可以自己看书看报纸,不用蔡解放给我念了,他念的磕磕巴巴的,好多字都还不认识。”

林琳抿嘴笑说“蔡解放这个时候也才三年级,许多字不认识也正常。以后你想的话,可以来找我。”

林琳就是教蔡解放语文的老师。

邓秀宁看了看她的肚子,说“你要上课教那么多人,已经够累了,我还没上学呢,也不用那么着急。”

杜文雨说“还有我,我也可以教你。”

邓秀宁点了点头。

这么一看,她们家文化人比例还挺高的。

朱凤英本来是大字不识一个,现在迫于抢鸡蛋之类的东西,倒是把鸡蛋、猪肉、白糖等东西怎么写的,给记住了。邓秀宁以前也上过小学,学了一些字,现在跟着蔡解放看画册,邓奎先给她念毛选之类的,倒是又认识了不少字了。

邓奎先见邓秀宁好学,便问林琳“咱们子弟学校是要求必须满六岁才能去读书吗”

林琳想了想,说“这个应该是没有的,我也教过一年级一些没满六岁的学生,大概是有什么特殊情况,所以学校接收他们入学了。”

子弟小学都是军校学员的孩子们,而那些孩子在六岁之前,如果没人看管的话,会被送到幼儿园,进了幼儿园

的,大多是直接上到六岁再去上小学的。

邓奎先听后,说“咱们可以打听看看,如果可以,秀宁也愿意的话,咱们下半年就把她送去读书也行。秀宁,你乐意不乐意”

邓秀宁没多犹豫就点了点头,她上一世就是因为没机会,所以读书不多,导致自己吃亏,孩子也跟着吃亏这一次,她怎么也要抓紧机会,好好学习,提升自己,再也不想吃那么多苦了。

邓奎先对林琳说“那就辛苦你回学校后帮着打听一下。”

林琳应了,朱凤英就不高兴了,说“秀丫头还小,那么急着去学校干什么我看那些个小孩子天天做作业都头疼得很,秀丫头你不怕啊”

邓秀宁摇头“我看了蔡解放的作业,又不是很多,每天不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做完了。奶奶,你是怕我去读书了,你一个人在家没意思吧”

朱凤英虽然不想承认,但她确实舍不得孙女,每天光是带着这个小尾巴,她就很高兴了。

见朱凤英不高兴了,邓秀宁耐心地哄劝说“奶奶,等到五六月份,阿姨就生宝宝了,到时候你就有新的孙子了,阿姨要上班,爹又那么忙,还得你帮着带小宝宝呢,怎么会没意思你白天在家看着宝宝,晚上我就回来了,你还得陪我睡觉呢”

朱凤英想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林琳不可能把孩子带到学校去的,到时候她就要帮着带小孙子了。

杜文雨有些好奇地问“秀宁,你怎么知道嫂子会给你奶奶生个孙子啊”

邓秀宁没注意到自己说漏嘴了,呃了一声,只好说“我瞎说的。”

其实是因为,她记得林琳生的老大是个男的。

在亲爹去世的时候,那人已经身居高位了,尽管他工作挺忙,却还是每周都来探望一下邓奎先,邓奎先还拉着他的手,让他多照顾年老又孤独的邓秀宁一些的,他答应了。后来确实也是过年过节没少礼和问候,可惜到底不是一起长大的姐弟,对方也没法真把她当成姐姐,只是把她爹的遗言当成是一个责任在履行而已。

朱凤英立马就高兴了,说“小孩子的话最做得准了这应该是个男孩”

现在邓奎先有了邓秀宁这么个闺女了,如

果再有了个儿子,那也是儿女双全的美事一桩了。

邓秀宁故意酸酸地说“奶奶,你不会有了孙子,就不喜欢我这个孙女了吧”

朱凤英立马嗐了一声,说“怎么可能在我心里头,你是排第一的,都排在你爹前头了”

邓秀宁就绷不住笑了起来,一把搂住朱凤英的脖子。

她知道,农村出身的朱凤英,还是会看重孙子的,可自己也曾是奶奶的感情寄托,又和她相依为命过,肯定还是有不同的。上一世,奶奶就对自己比对二叔三叔家的堂弟们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