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两先前也并不认识,虽然因为结婚的事儿,闹过一些尴尬的事儿,但是现在那些事儿过去以后,两个人倒真的像姑嫂似得相处了起来了。
杜文雨带上桶盆装着衣服和肥皂,一手提着暖水壶,顺便把碗也带上了。
走到楼的大门口,杜文雨才发现李翠花家的闺女已经没哭了。她正想着孩子应该是被哄好了,却听到李翠花嗷了一声,然后喊闺女的名字“小草小草”
杜文雨本能地觉得,恐怕是除了意外,忙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就冲进了李翠花家里。
“怎么了怎么了”杜文雨问。
李翠花抱着小闺女,只见小孩的脸已经憋得通红了,张着嘴似乎要哭,却又哭不出来。
“应该是被东西卡住嗓子了快把孩子给我”杜文雨急忙说。
此时一些邻居也听到了声音,正好赶了过来,就看到杜文雨抱过了小女孩,然后将她趴着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然后头朝下开始拍她的背。
好几个邻居围着杜文雨,见她那熟练的手法,都觉得不愧是医院的护士,一套动作太流畅了。
过了好一会儿,孩子咳嗽了两声,一颗沾满了口水的东西掉在了地
上,小女孩的嘴里也拉出了长长的口水丝儿来。
紧接着,小女孩就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杜文雨心里一松,把孩子正过来,说“她刚刚被这个卡住了,所以呼吸不上来,时间再晚一点,就要憋死了。”
邻居们听后纷纷夸赞起来“杜护士真是厉害”
“这是救了一条命啊真了不起”
“这孩子命大,要不是遇上杜护士,咱们就不定能把她救回来了。”
“翠花,你得好好谢谢人家”
杜文雨把孩子还给了李翠花,又仔细看了看那个被吐出来的东西,说“那是个花生,这类大小的东西要格外注意。这么小的孩子牙齿还没长齐,没法自己嚼碎不说,花生还太大了,很容易卡在喉咙里的,三岁以下的孩子都不建议吃,三岁以上的也要大人看着才能吃。”
杜文雨本着为人医护的救人心理,跟李翠花传播科学的知识。
李翠花抱着闺女,只觉得有些尴尬和难受,杜文雨的建议,落在她的耳朵里,更像是对她的指责,中间夹杂着救了她闺女一命的洋洋得意和自命不凡。
周围的邻居越是觉得,李翠花应该好好感谢杜文雨,李翠花心里就不忿,这杜文雨和朱凤英真是一路货色
叮嘱完以后,杜文雨谦虚地回应了邻居们的夸奖,正要转身离开去洗衣服,却听见李翠花说“我看有多好心也不一定要不是你干娘不肯借我锅,我闺女哪里会饿到捡地上的花生吃”
听了这话,不仅是杜文雨惊呆了,邻居们也愣住了。
杜文雨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忍不住问“什么”
李翠花越想越觉得是这样,说“你别装了,和你干娘一个德行,就知道装好人实际上小气的要死,借个锅都不肯”
杜文雨也没想到,自己救了人家的孩子,没有得到一句感激不说,还被说装好人,说她也就算了,连带着她干娘也被这样说,顿时心中一股怒火就冒出来了,说“我干娘借别人都大方得很,就是不借给你,你不应该想想是什么原因吗真是不可理喻”
说完,她气咻咻地转身就走了,心里觉得真是窝火得很,难怪干娘那么讨厌这个李翠花,完全不是
正常的人的思维。
其他的邻居也没想到,李翠花不但不感谢人家,还把她闺女吞花生的事儿怪到了朱凤英身上。朱凤英这两天都在医院里陪她孙女,和她能扯上什么关系明明是她自己没看好孩子,让孩子捡了花生吃了。
这样的人,也让邻居们觉得无法沟通,不可理喻,都直接转身走了。
还有两个追上杜文雨,安慰她说“你别理她,她就是这个德性今天你可是救了人一命,是有功德的”
杜文雨抿了抿嘴,说“我救人是出于我的正义感和良心,也不是图她感谢我什么,她不谢我也没关系,她说我干娘我就不能接受了。”
“朱大娘和她一直不太合得来,这个你也知道的,反正你别在意就是了。”
杜文雨点头应了,在几个邻居的安慰下,心情平复了一些。
她们说得对,没必要和李翠花这种人生气计较。
这事儿,杜文雨只和林琳抱怨了几句,便没多说过什么了。
倒是李翠花的话,让邻居们对她印象更不好了,也更不愿意和她打交道了,这种帮了她给了她好处,不仅不感激还找理由责怪对方的人,实在是没有来往的必要。
邓秀宁在医院住了几天,完全康复了以后,才出了院。
回到家里时,今年的日历都快撕完了,邓秀宁翻了翻剩下薄薄几张的日历说“也不晓得爹什么时候能回来。”
一家人都很想他呢。
这一年,因为苏联提出了联合舰队之类的无理要求,有觊觎中国主权的嫌疑,再加上台湾海峡的局势骤然紧张,导致部队一直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
这次学校的学员们都被带走了,出去了大半个月了,没有一点消息,过年估计都回不来。
林琳安慰她说“如果形势好转了,他们就会很快回来的。”
邓秀宁却不是很乐观,她记得当初村子里的人就说,饥荒不仅是因为天旱,还因为苏联减少了许多本来答应了的经济援助,如此一来,粮食也少了,大家自然也就更缺口粮了。
朱凤英一边收拾着屋子,一边说“甭管他回不回来,咱们都要过个热闹年,好好去去晦气”
朱凤英担心儿子,又帮不上忙使不上力,所以就
只能求助于这种玄学手段,来求个保佑和心安。
这不仅是朱凤英一个人的做法,军属中挺多人都这么做的。
有人也向娄主任打听了,娄主任也说不准,这种涉及到国际局势的事儿,她也不会预言。
即便是大家都盼着他们能回来,然而过年一天一天临近的时候,也没有要回来的迹象,大家算是死了心了。
林琳安慰邓秀宁说“你爹之前就猜着,他可能不能回来过年了,所以先给你买了个礼物,你看看喜欢不喜欢”
那是一个红色的帽子,一看就是俄罗斯样式的,摸起来应该是羊毛的,估计价格不便宜。
邓秀宁戴上帽子,顿时感觉头顶暖和了许多。
“很好看,阿姨是不是你帮他选的”红帽子衬得邓秀宁唇红齿白的,连邓秀宁自己都忍不住有些小臭美了。
其实邓秀宁都有些怀疑,这帽子就是林琳自己买的,假装说是邓奎先提前准备好的礼物。
林琳摸着肚子笑说“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帽子,问我合适不合适,我觉得挺好看的,他就买了。”
邓秀宁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但是她还是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帽子。
“等爹回来了我要好好谢谢他,我很喜欢。”邓秀宁揪了揪帽子的尖尖说。
林琳笑着点了点头。
那边,朱凤英拿了一只熏鸡一个一条熏肉来问林琳“过两天你回娘家带这个,够吗”
林琳说“这有些贵重了,我看一只熏鸡就够了。”
朱凤英不肯“你妈每次送来的东西那么多,我要是回礼回的少了,岂不是被她笑话你要是拿不住,文雨应该能送送你过去。”
林琳知道朱凤英一只和自己亲妈较劲,这两个老太太尽管成了亲家,但丝毫没有要缓和一些的意思。好在她们两还没在正面上起过冲突。
“放心吧妈,我能拿过去的。在这蛋都难买到的时候,这肉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朱凤英说“你等着,我给你找油纸包一包,就这么拿在手里太扎眼了。到时候你用一块布包着背过去也省力一些。”
朱凤英这点就很好,就算是看不惯葛翠成,也没迁怒过林琳,熟悉了以后,一些细节也为她想得周到。林琳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婆媳关系倒是越好了些。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林琳带着邓秀宁去她娘家吃午饭,晚上回来吃晚饭。
杜文雨要值班,朱凤英就自己将两个人送到了门口。
林琳一手拉着邓秀宁,身上背着两块熏肉,冲着朱凤英挥挥手,让她赶紧回去,然后敲响了娘家的门。
家里的人开了门以后,许多人一时之间还没认出林琳来她身上穿着一件蓝色的碎花棉袄这是她怀孕以后,朱凤英给她做的棉衣,就是专门给她大肚子的时候穿的;下半身是棉裤和棉鞋,也是做的,头上包着红色的格子羊毛围巾,整个人圆滚滚的,打扮得像个农村妇女似得。
“琳琳你怎么穿成这样子了”林琳那难得回来的二嫂惊呼一声,毕竟上一次她见到林琳的时候,林琳还穿着布拉吉,身姿窈窕出众。
林琳把围巾解下来,叠好放在柜子上,说“我这样穿怎么了”
“不如以前好看了。”
林琳低头看了看,说“我这不是怀孕了,又是大冬天的,不能感冒,所以穿的厚一点嘛”
林敏听到动静过来了,一看林琳的样子,也笑了,说“我倒是觉得你这样的打扮别有风味以前你还没嫁人的时候,我就想你这样的女孩子,如果不嫁给家境殷实的人,可怎么养得起你现在看你,倒是接地气了许多。”
林琳忍不住翻白眼说“你们一个两个真的是关注我穿什么样做什么”
林敏笑了笑,转身和邓秀宁打招呼,邓秀宁也乖乖地喊“伯伯过年好,阿姨过年好”
“你这小帽子可真好看”林敏十分喜欢这个可爱的外甥女。
“谢谢,是阿姨帮我爹选的,我爹给我买的。”邓秀宁口齿清晰地说。
林敏一手捞起邓秀宁,一手扶着林琳往屋里走,说“妈早就等着你们了。”
林琳将身上的熏肉解了下来,交给刚从厨房出来的葛翠成,说“妈,这是给您的年礼。”
葛翠成带着点嫌弃说“是什么东西”
林琳说“两块肉熏好的那种,你可以放着过几个月再吃”
葛翠成带着一点笑容,嘴上却不客气地说“我就那么缺肉吃一块肉还得存上几,,,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